你好,我是 LMOS。
经过前面那么多课程的准备,现在我们距离把我们自己操作系统跑起来,已经是一步之遥了。现在,你是不是很兴奋,很激动?有这些情绪说明你是喜欢这门课程的。
接下来的三节课,我们会一起完成一个壮举,从 GRUB 老大哥手中接过权柄,让计算机回归到我们的革命路线上来,为我们之后的开发自己的操作系统做好准备。
具体我是这样来安排的,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搭好操作系统的测试环境。第二节课,我们一起实现一个初始化环境的组件——二级引导器,让它真正继承 GRUB 权力。第三节课,我们正式攻下初始化的第一个山头,对硬件抽象层进行初始化。
好,让我们正式开始今天的学习。首先我们来解决内核文件封装的问题,然后动手一步步建好虚拟机和生产虚拟硬盘。课程配套代码你可以在这里下载。 从内核映像格式说起
我们都知道,一个内核工程肯定有多个文件组成,为了不让 GRUB 老哥加载多个文件,因疲劳过度而产生问题,我们决定让 GRUB 只加载一个文件。
但是要把多个文件变成一个文件就需要封装,即把多个文件组装在一起形成一个文件。这个文件我们称为内核映像文件,其中包含二级引导器的模块,内核模块,图片和字库文件。为了这映像文件能被 GRUB 加载,并让它自身能够解析其中的内容,我们就要定义好具体的格式。如下图所示。

内核映像文件格式
上图中的 GRUB 头有 4KB 大小,GRUB 正是通过这一小段代码,来识别映像文件的。另外,根据映像文件头描述符和文件头描述符里的信息,这一小段代码还可以解析映像文件中的其它文件。
映像文件头描述符和文件描述符是两个 C 语言结构体,如下所示。
有了映像文件格式,我们还要有个打包映像的工具,我给你提供了一个 Linux 命令行下的工具,你只要明白使用方法就可以,如下所示。
准备虚拟机
打包好了映像文件,我们还有很重要的一步配置——准备虚拟机。这里你不妨先想一想,开发应用跟开发操作系统有什么不同呢?
在你开发应用程序时,可以在 IDE 中随时编译运行应用程序,然后观察结果状态是否正确,中间可能还要百度一下查找相关资料,不要笑,这是大多数人的开发日常。但是你开发操作系统时,不可能写 5 行代码之后就安装在计算机上,重启计算机去观察运行结果,这非常繁琐,也很浪费时间。
好在我们有虚拟机这个好帮手。虚拟机用软件的方式实现了真实计算机的全部功能特性,它在我们所使用的 Linux 下,其实就是个应用程序。
使用虚拟机软件我们就可以在现有的 Linux 系统之上开发、编译、运行我们的操作系统了,省时且方便。节约的时间我们可以喝茶、听听音乐、享受美好生活。
安装虚拟机
这里我们一致约定使用甲骨文公司的VirtualBox虚拟机。经过测试,我发现 VirtualBox 虚拟机有很多优点,它的功能相对完善、性能强、BUG 少,而且比较稳定。
在现代 Linux 系统上安装 VirtualBox 虚拟机是非常简单的,你只要在 Linux 发行版中找到其应用商店,在其中搜索 VirtualBox 就行了。我们作为专业人士一条命令可以解决的事情,为什么要用鼠标点来点去呢,多浪费时间。
所以,你只要在终端中输入如下命令就行了,我假定你安装了 Ubuntu 系的 Linux 发行版,这里 Ubuntu 的版本不做规定。
sudo apt-get install virtualbox-6.1
运行 Virtualbox 后,如果出现如下界面,就说明安装 VirtualBox 成功了。

安装VirtualBox
建立虚拟电脑
前面我们只是安好了虚拟机管理软件,我们还要新建虚拟机才可以。点击上图中的新建,然后选择专家模式,就可以进入专家模式配置我们的电脑了。
尽管它是虚拟的,我们还是可以选择 CPU 类型、内存大小、硬盘大小、网络等配置,为了一致性,请你按照如下截图来配置。

新建虚拟机

新建虚拟机
可以看到,我们选择了 64 位的架构,1024MB 内存,但是不要添加硬盘,后面自有妙用。显卡是 VBoxVGA,还有硬件加速,这会让虚拟机调用我们机器上真实的 CPU 来运行我们的操作系统。
手工生产硬盘
上面的虚拟机中还没有硬盘,没有硬盘虚拟机就没地方加载数据,我们当然不是要买一块硬盘挂上去,而是要去手工生产一块硬盘。你马上就会发现,从零开始生产一块虚拟硬盘,这比从零开始写一个操作系统简单得多。
至于为什么手工生产硬盘,我先卖个关子,你看完这部分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其实大多数虚拟机都是用文件来模拟硬盘的,即主机系统(HOST OS 即你使用的物理机系统 )下特定格式的文件,虚拟机中操作系统的数据只是写入了这个文件中。
生产虚拟硬盘
其实虚拟机只是用特定格式的文件来模拟硬盘,所以生产虚拟硬盘就变成了生成对应格式的文件,这就容易多了。我们要建立 100MB 的硬盘,这意味着要生成 100MB 的大文件。
下面我们用 Linux 下的 dd 命令(用指定大小的块拷贝一个文件,并在拷贝的同时进行指定的转换)生成 100MB 的纯二进制的文件(就是 1~100M 字节的文件里面填充为 0 ),如下所示。
执行以上命令就可以生成 100MB 的文件。文件数据为全 0。由于我们不用转换数据,就是需要全 0 的文件,所以 dd 命令只需要这几个参数就行。
格式化虚拟硬盘
虚拟硬盘也需要格式化才能使用,所谓格式化就是在硬盘上建立文件系统。只有建立了文件系统,现有的成熟操作系统才能在其中存放数据。
可是,问题来了。虚拟硬盘毕竟是个文件,如何让 Linux 在一个文件上建立文件系统呢?这个问题我们要分成三步来解决。
第一步,把虚拟硬盘文件变成 Linux 下的回环设备,让 Linux 以为这是个设备。其实在 Linux 下文件可以是设备,设备可以是文件。下面我们用 losetup 命令,将 hd.img 变成 Linux 的回环设备,代码如下。
sudo losetup /dev/loop0 hd.img
第二步,将 losetup 命令用于设置回环设备。回环设备可以把文件虚拟成 Linux 块设备,用来模拟整个文件系统,让用户可以将其看作硬盘、光驱或软驱等设备,并且可用 mount 命令挂载当作目录来使用。
我们可以用 Linux 下的 mkfs.ext4 命令格式化这个 /dev/loop0 回环块设备,在里面建立 EXT4 文件系统。
sudo mkfs.ext4 -q /dev/loop0
第三步,我们用 Linux 下的 mount 命令,将 hd.img 文件当作块设备,把它挂载到事先建立的 hdisk 目录下,并在其中建立一个 boot,这也是后面安装 GRUB 需要的。如果能建立成功,就说明前面的工作都正确完成了。
说到这里,也许你已经想到了我们要手工生成硬盘的原因。这是因为 mount 命令只能识别在纯二进制文件上建立的文件系统,如果使用虚拟机自己生成的硬盘文件,mount 就无法识别我们的文件系统了。
sudo mount -o loop ./hd.img ./hdisk/ ;挂载硬盘文件
sudo mkdir ./hdisk/boot/ ;建立boot目录
进行到这里,我们会发现 hdisk 目录下多了一个 boot 目录,这说明我们挂载成功了。
安装 GRUB
正常安装系统的情况下,Linux 会把 GRUB 安装在我们的物理硬盘上,可是我们现在要把 GRUB 安装在我们的虚拟硬盘上,而且我们的操作系统还没有安装程序。所以,我们得利用一下手上 Linux(HOST OS),通过 GRUB 的安装程序,把 GRUB 安装到指定的设备上(虚拟硬盘)。
想要安装 GRUB 也不难,具体分为两步,如下所示。
可以看到,现在 /hdisk/boot/ 目录下多了一个 grub 目录,表示我们的 GRUB 安装成功。请注意,这里还要在 /hdisk/boot/grub/ 目录下建立一个 grub.cfg 文本文件,GRUB 正是通过这个文件内容,查找到我们的操作系统映像文件的。
我们需要在这个文件里写入如下内容。
转换虚拟硬盘格式
你可能会好奇,我们前面好不容易生产了 mount 命令能识别的虚拟硬盘,这里为什么又要转换虚拟硬盘的格式呢?
这是因为这个纯二进制格式只能被我们使用的 Linux 系统识别,但不能被虚拟机本身识别,但是我们最终目的却是让这个虚拟机加载这个虚拟硬盘,从而启动其中的由我们开发的操作系统。
好在虚拟机提供了专用的转换格式的工具,我们只要输入一行命令即可。
安装虚拟硬盘
好了,到这里我们已经生成了 VDI 格式的虚拟硬盘,这正是我们虚拟机所需要的。然而虚拟硬盘必须要安装虚拟机才可以运行,也就是这个 hd.vdi 文件要和虚拟机软件联系起来。
因为我们之前在建立虚拟机时并没有配置硬盘相关的信息,所以这里需要我们进行手工配置。
配置虚拟硬盘分两步:第一步,配置硬盘控制器,我们使用 SATA 的硬盘,其控制器是 intelAHCI;第二步,挂载虚拟硬盘文件。
具体操作如下所示。
因为 VirtualBox 虚拟机用 UUID 管理硬盘,所以每次挂载硬盘时,都需要删除虚拟硬盘的 UUID 并重新分配。
最成功的失败
现在硬盘也安装好了,下面终于可以启动我们的虚拟电脑了,我们依然通过命令启动,在 Linux 终端中输入如下命令就可以了。
VBoxManage startvm HelloOS
输入以上命令就会出现以下界面,出现 GRUB 引导菜单。

虚拟机启动
直接按下回车键,就能选择我们的 HelloOS,GRUB 就会加载我们的 HelloOS,但是会出现如下错误。

虚拟机GRUB未找到文件
上面的错误显示,GRUB 没有找到 HelloOS.eki 文件,这是因为我们从来没有向虚拟硬盘中放入 HelloOS.eki 文件,所以才会失败。
但这是我们最成功的失败,因为我们配置好了虚拟机,手动建造了硬盘,并在其上安装了 GRUB,到这里我们运行测试环境已经准备好了。
其实你不必太过担心,等我们完成了二级引导器的时候,这个问题会迎刃而解。
重点回顾
希望今天这节课给你带来成就感,虽然我们才走出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为了这一步我们准备了很多。但是我们始终没忘记这一课程的目的,即我们要从 GRUB 老大哥手里接过权柄,控制计算机王国,为此,我们完成了后面这三个工作。
我们了解了内核映像格式,以便我们对编译产生的内核程序文件进行封装打包。
为了方便测试我们的操作系统,我们了解并安装了虚拟机。
手动建立了虚拟硬盘,对其格式化,在其中手动安装了 GRUB 引导器,并且启动了虚拟电脑。
虽然我们启动虚拟电脑失败了,但是对我们而言却是巨大的成功,因为它标志着我们测试运行内核的环境已经成功建立,下一课我们将继续实现二级引导器。
思考题
请问,我们为什么要把虚拟硬盘格式化成 ext4 文件系统格式呢?
欢迎你在留言区跟我交流探讨,如果你身边有对写操作系统感兴趣的朋友,也欢迎把这节课分享给他,一起学习。
好,我是 LMOS,我们下节课见!